侧边图片
旅行网

旅行网推荐中国最美园林排行榜

序号百科链接介 绍
1颐和园清朝皇家园林,藏有文物四万余件,借鉴杭州西湖设计手法,有佛香阁、十七孔桥等标志性建筑。全园占地 3 平方公里,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,由万寿山、昆明湖组成。园中分布着点景建筑物百余座、大小院落二十余处,古建筑三千余间,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。
2晋祠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,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(后被追封为晋王)及母后邑姜而建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、晋国宗祠。三大国宝建筑:宋代建筑圣母殿、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和金代建筑献殿。晋祠背倚悬瓮山,前临晋水,山环水绕。晋祠中的周柏,已有 3000 多年历史,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、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 “晋祠三绝”。
3西湖西湖的湖面被孤山、白堤、苏堤、杨公堤分隔,分为外西湖、西里湖、北里湖、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。此外,在外西湖湖心建有小瀛洲、湖心亭、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,加上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,形成了 “二塔、三岛、三堤、五湖” 的基本格局。西湖十景 :断桥残雪、柳浪闻莺、南屏晚钟、雷峰夕照、花港观鱼、三潭印月、苏堤春晓、曲院风荷、双峰插云、平湖秋月;此外,还有三秋桂子、六桥烟柳、九里云松、十里荷花等美景。
4承德避暑山庄清代皇家园林,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。宫殿区有正宫、东宫、松鹤斋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,是皇帝处理朝政、举行庆典和起居之处。正宫用于处理政务、举行大典;松鹤斋供太后居住;万壑松风是皇帝批阅奏章和读书处;东宫曾是庆宴场所,后毁于战火。苑景区由湖泊区、平原区和山区组成。有仿江苏镇江 “金山寺” 的上帝阁、仿浙江嘉兴南湖 “烟雨楼” 、清代 “四大藏书阁” 之一的文津阁等诸多建筑。
5恭王府占地约 6 万平方米,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,南北长约 330 米,东西宽 180 余米。府邸占地 32260 平方米,花园占地 28860 平方米 。府邸建筑分东、中、西三路,每路由南自北以中轴线贯穿多进四合院落;花园又名萃锦园,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 (1777 年),全园占地 2.8 万平方米,环山衔水,曲廊亭榭,布局自然,疏密相间。
6拙政园明代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,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。全园以水为中心,亭台轩榭布局精巧,花木繁茂,体现了 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 的造园理念。园内分东、中、西三部分,各有特色,中部为园林核心,远香堂、香洲等建筑与水景相映成趣,,展现高超造园技艺,承载深厚园林文化。
7留园始建于明代,清代时经修缮扩建,以建筑空间处理精湛著称。全园虽占地不大,但厅堂宏敞华丽,庭院富有变化,通过回廊、漏窗等元素巧妙划分空间,营造出 “一步一景” 的效果。园内的太湖石 “冠云峰” 是江南园林中著名的奇石,与瑞云峰、玉玲珑并称 “江南三大名石”。
8何园扬州 “晚清第一园”,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。有复道回廊、骑马楼等景点,复道回廊发挥园林回环变化和四通八达之妙,还有石涛大师的叠山作品片石山房,以及民国风格洋楼与古典建筑融合的特色。
9个园扬州清代盐商园林,因遍植翠竹得名。最大特色是 “四季假山”,用笋石、湖石、黄石、宜石分别堆叠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景观,巧妙地将四季美景融合在一个空间,体现 “春山宜游,夏山宜看,秋山宜登,冬山宜居” 的画理。
10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,被誉为 “天下第一泉”,趵突泉泉眼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四周用石砌岸。几经变化,形成长方形泉池,长30米,宽18米,深2.2米。北临泺源堂,西傍观澜亭,东架来鹤桥,南有长廊围合。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,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,泉水有三个出水口,最大涌水量为16.2万立方米/天。
11瘦西湖充分利用河流、山丘等自然风貌,亭台楼阁依水而建,形成集锦式的“湖上古典园林”群落,其主要分为14大景点,包括五亭桥、白塔、徐园、二十四桥、长堤春柳等。
12豫园上海古典园林,园内有穗堂、玉玲珑等景点,“玉玲珑” 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。豫园在仅有约30亩的场地中,容纳了30余所亭台楼阁、堂馆轩榭,充分使用每一寸土地。同时,每一处院落空间大多拥有较为明确的边界,如园内的穿云龙、卧龙、双龙戏珠墙等,界定了独特的领域感,既分割了空间,又丰富了层次。